說起格斗游戲,那么一定不得不提南夢宮(Namco)旗下著名3D格斗游戲系列--《鐵拳》。從1994年12月9日的街機版誕生以來,《鐵拳》系列已經陪我們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而其系列最新作《鐵拳7》則將于明年正式與我們見面,不禁讓人感慨時光的飛逝,接下來就讓我們回憶一下這二十年時間的鐵拳歷史,談談有關這個名字一些你或許還不知道的故事。
系列作品
鐵拳系列的最初誕生,是90年代南夢宮考慮轉型后的結果。當時3D游戲剛剛興起,世嘉的《VR戰士》先行一步開啟了3D格斗的時代,南夢宮則和當時正準備進軍主機市場的索尼達成合作關系,為PlayStation提供3D技術方面的支持,同時開發和PS性能完全互換的街機基板SYSTEM11,保證之后的游戲能順利移植。
1994年夏天,南夢宮公布《鐵拳》新作消息,年底12月隨著PS的正式發售,《鐵拳》首作的街機版也正式進駐機廳,隨后在1995年3月31日移植PS版,成為早期PS的熱門游戲之一,初代銷量就高達三百萬套,遠超過SS上的《VR戰士2》。
截至到《鐵拳7》之前,南夢宮先后開發的鐵拳系列正統作品包括有:《鐵拳》(1994)、《鐵拳2》(1995)、《鐵拳3》(1997)、《鐵拳TT》(1999)、《鐵拳4》(2001)、《鐵拳5》(2004)、《鐵拳6》(2007)、《鐵拳TT2》(2011)。以及《鐵拳5 Dark Resurrection》(2005)和《鐵拳6 Bloodline Rebellion》(2008)兩款加強版作品。除此之外的其他作品還包括有GBA上的《鐵拳 Advance》、3DS上的《鐵拳3D精華版》、PS3上的《鐵拳 革命》以及《街霸 X 鐵拳》等。
系列銷量最高的作品是PS版的《鐵拳3》、716萬套以上的銷量讓它超過了SFC上的《街霸2》,成為格斗游戲銷量最高之作。接下來依次為2代、TT、6代、5代、4代、初代以及TT2。PS年代可謂鐵拳的全盛期,前三作游戲都可列入PS游戲銷量的前五十名,而近年來盡管格斗游戲整體下滑,鐵拳系列依然保持著一定的人氣影響,在機廳仍是最受關注的格斗游戲之一,系列累計超過4000萬的銷量也讓它成為格斗游戲首位。
三島家族
和大多數系列格斗游戲一樣,《鐵拳》也有幾個貫穿作品始終、充當劇情核心,每一作開頭負責引出故事的固定角色,那就是三島家族。說得簡單些,鐵拳故事一直就是這家人之間互相折騰的故事,兒子打老子,孫子打祖父,偶爾再來幾個養子表妹之類的亂入攪局,同時隨著作品延續會隨時有可能多出來不知名的新成員,或是以前只有名字的成員正式登場……
以系列的最初主角三島一八為核心,在《鐵拳》系列中出場、和三島家族有著親戚關系的角色共計有:三島平八(一八之父)、三島仁八(一八祖父、平八之父)、風間仁(一八之子)、風間準(一八之妻、仁之母)、風間飛鳥(仁之表妹)、拉斯·亞歷桑德森(平八之子,一八異母兄弟)、李超狼(平八養子)以及貌似會在《鐵拳7》里首次正式登場的三島一美(一八之母)。
至于這一家子每次打來打去的理由,明面上的解釋都是為了爭奪三島財閥的權力外加復仇算舊賬,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三島家族世代的惡魔因子血統導致的宿命結果,而實質性的大人理由我們都知道就是制作方非要讓他們每次出登場,所以輕易不會便當偶爾退場也不會說死,早晚都還得在后續作品里出來……
其他角色
雖然三島家族是故事的核心角色,但鐵拳系列還是有著大量其他被牽扯進來的龍套……應該說是受邀參加鐵拳大賽的其他強者,如保羅、吉光、花郎等也都是歷代作品中固定登場的老面孔,女性方面更是有一批如妮娜、安娜、凌曉雨、莉莉等大家熟悉的角色。而鐵拳系列的代表女角色妮娜更是人氣高到有一款單獨為主角的游戲,2005年PS2上的《戰栗殺機 鐵拳妮娜》。
除了這些看起來比較正統的格斗家角色外,鐵拳系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少不了各種看似搞笑的動物乃至不明生物角色。比如經典的熊,初代作為平八的寵物登場后就一直和保羅糾纏不清,3代開始原本的一代熊去世換成兒子二代熊登場繼續繼承遺志……而《鐵拳3》開始登場的,凌曉雨的寵物熊貓則是鐵拳系列另一個知名動物角色,這兩“熊”之間甚至還有著單戀關系……
其他的奇怪角色還包括有袋鼠羅杰一家、古代神秘兵器斗神、木人以及升級后的鐵人,以及《鐵拳3》里和漫畫雜志合作,客串登場的小恐龍阿貢,相信玩過的人都會對這個明顯是不講理角色的BUG性能印象深刻……
而在鐵拳正統系列作品里,能保持全勤登場的角色其實很有限,很多角色都多少缺席了一兩作,或在家用版里才能追加使用。目前在七代出來前可以確定的全勤角色只有:三島平八、保羅·菲尼克斯、妮娜·威廉姆斯、吉光這四位而已(有些角色看似全勤其實都是二代目接班的)。
雜學知識
和大多格斗游戲一樣,鐵拳系列的角色普遍都有著現實原型或其他作品參考對象,比如最常見的兩位武打演員,李小龍和成龍在鐵拳中就有分別對應的馬歇爾·羅和雷武龍。而三島家族的姓氏來自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三島平八的名字和原型都是經典漫畫《魁!男塾》中的塾長江田島平八,甚至連聲優都是相同的鄉里大輔(已去世)。
同樣和大多格斗游戲一樣,鐵拳也嘗試過改編動畫及真人電影,結果也是同樣的不盡人意——1998年最早有一個2集60分的OVA動畫,以《鐵拳2》的外傳故事為基礎,加上動畫原創劇情所構成,基本上就只是幾個代表角色出來亮相。而2009年的《鐵拳》電影版同樣被愛好者認為是毫無原著特色的泛泛作品。2011年的CG動畫電影《鐵拳:血之復仇》則換了凌曉雨為主角,不過仍然無法讓愛好者接受。
《鐵拳5》開始在街機版上引入了IC存儲卡和聯機系統,玩家可以通過購買存儲卡記錄進度,聯機對戰,通過連接到TEKKEN-NET讓游戲擺脫了之前局限于街機廳里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延續了傳統街機的壽命,讓游戲得以繼續生存下去。之后網絡服務架構也改成全球共通,不論是哪個地區,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務內容而不再有所差別。
作為最早確立3D格斗游戲某些基本要素的作品,鐵拳系列開始沿襲的是2D格斗的基礎操作設計,但在攻擊判定則演化成大多數3D的三段方式,此外就是代表性的10連技,雖然實戰中用途有限,但作為一個賣點還是長期被保留,此外鐵拳起初采用無邊界的對戰場地,回避VR戰士系列的出界判定讓玩家更容易習慣,一直要等到《鐵拳4》才開始出現有邊界或障礙物的對戰場地,不過還是沒有出界判定,只有觸碰到邊界墻壁所衍生出來的碰撞判定。
瀏覽量:02014-12-10
瀏覽量:0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