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報刊索引》App是由上海圖書館推出的一款報刊收集閱讀App。內收錄全國社科、科技期刊、報紙等,內容涉及哲學、社會科學、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各個學科。條目收錄采取核心期刊全收、非核心期刊選收的原則,現年更新量約50余萬條,為目前國內特大型文獻數據庫之一。
官方介紹
《全國報刊索引》創立于1955年,是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主管主辦并傾力打造的知名信息服務品牌。
六十余年來,《全國報刊索引》已由最初的月刊出版,發展成為匯聚兩百年來歷史文獻成果、集成近現代報紙、期刊、圖書、會議論文為一體、深度挖掘和組織的特大型綜合性知識服務體系。
在搶救和保護珍稀近代文獻的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讀者,《全國報刊索引》目前已推出了《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1833~1911)、《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字林洋行中英文報紙全文數據庫》(1850~1951)、《圖述百年——中國近代文獻圖庫》(1833~1949)等珍稀數字資源,并向公眾免費提供近現代期刊、圖庫、會議資源等各類索引數據服務逾5000萬條,且仍在不斷建設和陸續開放中。
《全國報刊索引》希望憑借珍貴豐富的資源收藏、專業的二次文獻組織和深度的知識挖掘,以精致的服務獲得更多用戶的認可,為促進資源揭示和利用、推動文化研究和傳承貢獻一份力量。
詳細內容
篇名數據庫
《晚清期刊篇名數據庫》(1833-1910)收錄數據四十余萬條,它記載了中國清末民初由封建社會向民主社會嬗變的過程,是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國晚清時期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一把鑰匙、一個窗口。
《全國報刊索引》編輯部一直致力于中國民國時期期刊的回溯整理,它以上海圖書館收藏的一萬八千余種期刊為主體,編輯出版了《民國時期期刊篇名數據庫》(1911-1949),已出版篇名數據庫五百余萬條,并仍在不斷回溯完善中,是研究這一時期珍貴歷史史料不可多得的文獻索引資料。
《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客觀而翔實地記載了1950-1977年這個階段的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革過程。
1978年至今,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實現了三十余年的高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忠實記錄報道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多方面發展的重要成就、政策和信息。
索引數據庫
《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始建于1993年,曾榮獲中國文化部科技進步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中文報刊索引類數據庫。
《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年收錄中文報刊10000余種,內容涉及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涵蓋了中國(包括港臺地區)出版的報刊資源。《全國報刊索引》收錄的數據最早可回溯至1833年,至今已累計收錄報刊20000余種、文獻3000多萬篇,年更新數據量超過350萬條。除擁有海量信息資源和完整收錄年段外,《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還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標準,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有篇目、標引專家對文獻進行歸類,具有科學的分類體系。
《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可為讀者、用戶提供網絡包庫訪問、開放式網絡鏡像站、封閉式網絡鏡像站、單機版光盤等多種服務模式,并可為用戶提供各種類型專題數據庫的定制服務,最大程度滿足用戶的需求。
全文數據庫
1、《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1833~1911)
晚清是中國歷史上從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一個特殊歷史時期,期間所產生的各類文獻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教育、文化、科技、宗教等各方面的內容,具有相當高的研究利用價值。晚清期刊是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歷史記錄,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為了更好地揭示晚清期刊的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全國報刊索引》編輯部秉承“普及知識、傳承文明”的出版理念,制作并推出了全新的數字化產品——《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該庫收錄了1833-1911年間300余種期刊,幾乎囊括了當時出版的所有期刊,擁有眾多的“期刊之最”。用戶可從標題、作者、刊名等途徑對27萬余篇的文章進行檢索并瀏覽、下載全文。
2、《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
期刊民國,歷史圖存,潮動峰涌,一庫盡攬。
《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將計劃收錄民國時期(1911-1949)出版的期刊兩萬余種,文獻一千五百萬余篇,內容集中反映這一時期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教育、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內容。
作為歷史檔案的重要補充,《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它不僅有助于再現民國時期獨特的歷史風貌、還原歷史記憶,還豐富了報刊數字資源,方便了廣大讀者用戶進行關于民國時期歷史的學術研究。
《全國報刊索引》編輯部旨在打造一個收錄品種最多、覆蓋面最廣、期刊特色豐富的知識平臺,為社會大眾和專業研究人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更新內容
部分已知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