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華納兄弟就完成了一個電影史上最棒的營銷策略,那就是讓蝙蝠俠加入《鋼鐵之軀2》。只要有市場,就會有無數的爛電影來拍攝續集。如果每部都要有蝙蝠俠助陣,那么檔期還能排得開么?
10、《變形金剛》大戰《蝙蝠俠》
爛電影:誰有什么比邁克爾·貝的《變形金剛》更值得人嘲笑的?《變形金剛4》可能會得到不錯的票房,但在互聯網世界里,到處充滿了赤裸裸的鄙視。盡管希安·拉博夫夠聰明選擇退出(在《變形金剛》三部曲之后,他大受褒揚),但邁克爾·貝堅持讓《變形金剛:滅絕時代》按預計明年上映。
《蝙蝠俠》續集:盡管有新的演員和機器恐龍并承諾和前三部不同,但是《付出與收獲》表明他真的是一個很糟糕的導演。《變形金剛》只是根據兒童玩具改編的動漫,所以請回歸原作,拋棄種族主義的垃圾幽默,用跟蝙蝠俠戰斗來代替。
把蝙蝠戰車變成變形金剛是一個很酷的概念,而且能夠很方便的將蝙蝠俠送到戰場,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即使是喬治·克魯尼,也能讓電影票房杠杠滴。
9、《獨行俠》和《黑暗騎士》
壞電影:在迪士尼的一系列慘敗中,最新敗績是一個有著極其嚴格的道德準則的30年代面具英雄。盡管之前還有同類的電視連續劇來鞏固該電影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但仍然難逃厄運。然而不同于《黑暗騎士》,自五十年代以來就很少有人聽說過《獨行俠》,這也使得票房慘遭滑鐵盧并不讓人感到意外,畢竟沒有多少潛在的影迷(除了一些對喜歡約翰尼·德普那簡陋的化妝和有趣的聲音的影迷)。
《蝙蝠俠》續集:如果有續集(顯然這是極不可能的),那么讓這部電影和現代文化連接起來無疑是個極好的主意。另一個面具英雄也不是不行,比如青蜂俠(約翰瑞德的侄孫)似乎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家庭血緣就意味著他們兩個在年齡上的差距會很大。所以我們還是選擇蝙蝠俠吧。
我們明顯在時間上有很大的問題,但是考慮到蝙蝠俠的裝備更新換代之快,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會有一種類似于時光機的裝備能夠將他送回過去。一個工業革命時代的黑暗騎士將會是這個傳統游俠最完美的小弟和朋友。如果沒有版權制約的因素,我們可能會在幾年后看到這樣的一對組合。
8、《特警判官》與《蝙蝠俠:最深世界》
壞電影:《特警判官》是我去年看過的最無聊的電影,更糟糕的是,許多人似乎還覺得它不錯。打斗動作重復、人物特點不明顯和劇本懶散(是不是Slo-Mo的作用讓導演的劇情也慢到讓人懶得吐槽),但即使你不同意我的看法,你也不能否認電影并沒有表達出它想要表達的東西。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突破,甚至還不如之前的同類型電影(話說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鬼畜級電視劇:《西游記后傳》)。
《蝙蝠俠》續集:這和《鋼鐵之軀》的處境很像;《特警判官》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口碑,所以讓蝙蝠俠加入續集中。
雖然我不喜歡現實世界中的宣傳屏幕,但不可否認,《特警判官》和《超級城市一號》的大屏幕的還是讓人鼠軀一震,繼而產生觀影欲望的。問題是去年的電影預算只足夠一個基本情節的簡單宣傳。這個問題,我認為布魯斯·韋恩應該可以輕松解決(人家可是億萬富翁)。
在未來的高譚市,特警判官絕對會和蝙蝠俠有一場大戰。盡管他們的目標一致,他也會無情地追捕披風騎士,因為蝙蝠俠的所作所為雖然代表正義但確是非法的。事實上,當你細想之后你會發現相比超人,蝙蝠俠更適合與他一戰(況且超人也不是我等凡人可以降服的)。
7、《創:阿甘戰紀》
壞電影:不是所有的電影都需要在同一類型的續集。《創》肯定會在接下來游戲中得到更多的好評,而不是幾年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那個混亂的戰紀。對于第一次擔任導演的約瑟夫·科金斯基來說,他做的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但那類似躲避球的光盤大戰和麥克·辛的基吉星團形象卻還是因為過于晦澀難懂的故事而失色不少。
《蝙蝠俠》續集:毫無疑問,《創》是一個電子游戲的世界,隨著阿甘游戲已被成功的植入到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中,那為什么這兩部電子游戲就不能結合起來呢?《創》是一個電子游戲或者蝙蝠俠變成自我意識體,這都不是問題。既然《創》這個游戲如此受歡迎,那么讓蝙蝠俠出現在游戲世界里應該也會很容易的。
蝙蝠戰車光盤和蝙蝠俠加入光盤大戰,這已經有足夠的噱頭了。除此之外,還給我們帶來游戲中沒有的超級英雄:蝙蝠俠。想想都讓人雞凍啊。
6、《海扁王》大戰《蝙蝠俠》
壞電影:從2013年開始,《鋼鐵之軀》并不是唯一一部明知不會成功卻仍要拍攝續集計劃的超級英雄大片。《海扁王》第一部給無數人留下了期待,但相似的情節卻毀了這個系列(雷同卷可是會被判零分的)。《海扁王2》主要繼承了馬修·沃恩的暴力對抗犯罪的特點和元素,并創造了一部極其無聊的電影讓你打發夏日時光(用極端暴力來掩飾電影的毫無新奇)。也許除了鯊魚,沒有人會希望在這部結束后再出續集。
《蝙蝠俠》續集:這兩部電影是有共同元素的。當戴維·萊澤斯基把漫畫世界帶到現實世界中時,他總是只意識到漫畫,所以下一步自然就會有一個漫畫世界與他的漫畫世界想碰撞。雖然有《蜘蛛俠》珠玉在前,但是如果復仇者聯盟不能將蝙蝠俠收入營中的話,我不確定海扁王就能做到,但是很明顯蝙蝠俠絕對不是一個蹩腳的助手。
星條旗上校是大老爸的一個可憐替代品,可能是因為(我都不愿相信我會這么說)尼古拉斯·凱奇已經將這個角色表現到了極致。鑒于他是在模仿亞當·韋斯特所飾演的蝙蝠俠,那為什么不讓黑暗騎士自己出現在電影里呢。他能教一個戴頭盔的新人海扁王怎樣對付壞蛋,那么我們相信蝙蝠俠也能找到一些友適合大人的蝙蝠暴力傳授給海扁王。
5、《蝙蝠俠》大戰《鐵血戰士》
壞電影:盡管關于《鐵血戰士》的電影達到了驚人的5部,但是大家能記住的永遠是施瓦辛格主演的第一部。我就懶得吐槽《鐵血戰士2》這部電影到底有多渣了,而兩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系列的電影則完全不得要領以致于影迷們根本就不能過多的指望他們。然后又是《鐵血戰士》。羅伯特·羅德里格茲的最新電影只保持了《鐵血戰士》系列最初的設定,但未能跟影迷進行更深的交流。如果想讓該系列電影獲得新生,那就必須要正視《鐵血戰士》的歷史。
《蝙蝠俠》續集:我甚至不需要想出一些把他們兩個聯系到一起的稀奇古怪理由,因為他們本來就一起出現過。《蝙蝠俠大戰鐵血戰士》的劇本早在九十年代就被《守望者》的編劇戴夫·吉布森寫出來了,而且大獲成功,并且還計劃出兩個續集。第一部是以傷愈復原的蝙蝠俠和鐵血戰士在高譚市的一場大戰作為結局的(一種“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的混搭:R和黑暗騎士崛起),這已經讓人足夠驚奇了,更讓人吃驚的是后兩部中急凍人登場并且跟蝙蝠俠一起對抗鐵血戰士。
如果影迷還不滿意,他們完全可以讓超人和蝙蝠俠大戰異形和鐵血戰士(相信好萊塢,他們絕對能干的出來)。
4、《霍比特人:蝙蝠俠的墜落》
壞電影:好吧,《霍比特人》不一定是一部好電影,但它肯定會為喜歡彼得·杰克遜三部曲的影迷留下念想。在三部曲的下一部分里肯定會有一個更加有趣的旅程(我們會看到龍眼之下隱藏的東西),但仍有人擔心導演會從《指環王》或者他的腦袋瓜子里選出一些不必要的事件添加到電影中。
《蝙蝠俠》續集:如果那個在《霍比特人》中從未出現的萊戈拉斯還是關鍵人物,那為什么不能讓另一部深受大家喜愛的搗蛋三部曲主角加入《霍比特人》這個大家庭呢?當然現在才讓蝙蝠俠加入是有點晚了,但是考慮到這個三部曲所講述的故事會越來越大,那么所需要的角色也會越來越多,因此蝙蝠俠現在加入似乎也并不算晚。
當然,關鍵問題是你如何將一個漫畫英雄把他放到托爾金的中土世界中。你可以只是讓蝙蝠俠取代史矛革的角色,但我想我有一個更漂亮的解決方案。在小說中,史矛革是被弓箭手巴德打敗了。改變電影中的一些情節,將巴德改成蝙蝠俠,這樣他可以用他的黑蝙蝠回旋鏢打敗巨獸。這聽起來很愚蠢,但是確實很合理哦。
3、《華爾街:蝙蝠俠永不眠》
壞電影:雖然我是一貫支持動作電影的(因為我想讓這份表單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但是這個系列電影是如此的一潭死水,以至于他們也可能讓蝙蝠俠加入《華爾街》。第一部《華爾街》是典型的80年代電影,你很難弄明白到底電影到底講了腫么一回事。續集嘗試通過股市崩潰來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性,但是卻在試圖把曾經的惡棍戈登變成一個令人同情的人物時失去了第一部所有的光彩。
《蝙蝠俠》續集:在《黑暗騎士崛起》中,我們在股票市場上看到了蝙蝠俠的身影(他們明知布魯斯·韋恩是被騙了,但仍然指責他),盡管他在股票市場上也沒干什么大事,但總比蝙蝠信用卡強的多。這個《蝙蝠俠》續集可能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布魯斯·韋恩本人,而不是他的蝙蝠俠身份。戈登來到哥譚市遇見了布魯斯·韋恩,卻很看不慣布魯斯·韋恩在成功的同時所表現出來的花花公子本質。同時他也卷入了一場大陰謀,最后他被蝙蝠俠所救。盡管這件事使他的性格產生了一點改變,但他仍然是虛偽的投機家。
大多數進入榜單的電影其實也不算真的很差,但我一直是一個喜歡精益求精的人,《華爾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且,這個標題也比原來的標題——金錢永不眠,更切合續集電影。
2、《牛仔和外星人》和《蝙蝠俠》
壞電影:《牛仔和外星人》是一部有想法的電影,但也讓觀眾看的小心肝亂跳。首先西部片已經過時了,而且外星人從頭到尾都沒露臉。我猜這就是為什么讓漢·索羅和詹姆斯·邦德同臺演出的原因,但大家仍抱著一絲期待。狡猾的喬恩·費儒和夢工廠同時將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兩部經典電影中的人物放在同一部影片中斗法妄圖提升票房,那我們也只能繳槍投降了。
《蝙蝠俠》續集:有人說《牛仔與外星人》的失敗是因為它的場面太小,不夠霸氣。而且整部電影里只有一個偶像影星,這誰會想掏錢去電影院看啊。另一個兒時最喜歡的經典電影人物呢?得了吧,我還沒老到那種地步呢。
《牛仔和外星人》所講的故事大概就是你平常不怎么見到的兩個物種在電影上一決勝負。把蝙蝠俠放入電影之中也能制造一點懸念。我已經討論了西部牛仔型和科幻型兩種黑暗騎士。既然可以將兩種類型的蝙蝠俠融合起來,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1、《房間:蝙蝠俠托米·韋素》
壞電影:作為被影評人選出的最差電影,《房間》是一部甚至可以從電影歷史中剔除出去的影片。但也有人(可能是幕后推手)認為正式因為它差到無以倫比而恰恰說明它是一部好電影。“影迷們”仍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導演繼續貫徹托米·韋素的電影思想,但托米·韋素的第一部電影確實是已經爛到極點,爛到讓人無法超越。
《蝙蝠俠》續集:還有什么能比蝙蝠俠突然出現在這部電影里更可怕的?當然,蝙蝠俠也僅僅是影片中的一部分。這雖然會激怒阿弗萊克,但影迷應該會感到興奮吧(我的意思是,這位兩次奧斯卡獎得主是歷史上最差的影帝,明白?)。應該讓托米·韋素來扮演布魯斯·韋恩。
《房間:蝙蝠俠托米·韋素》(這真是一個天才片名)將從源頭開始探討,重鑄英雄布魯斯·韋恩。情節很可能是相似的,除了因為一直在忙著打擊犯罪或者解決癌癥難題的布魯斯從來沒有和麗莎有過二人世界而導致麗莎的背叛布魯斯的情節會跟原作《房間》略有不同。
上一個: 是經典還是垃圾?細數本世代5大爭議游戲
瀏覽量:02018-03-10
瀏覽量:02018-03-06
瀏覽量:02018-01-31
瀏覽量:02017-10-25
瀏覽量:12017-10-06
瀏覽量:0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