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DICE在其《戰地4(Battlefield 4)》官方博客中正式公布了游戲中所有的多人游戲模式及詳盡介紹。游戲中將包含7中模式:征服、統治、消滅、拆彈、團隊死斗、突擊、小隊死斗。
下面是各種游戲模式詳細介紹。
征服模式(《戰地4》BETA中可玩)
戰斗類型:經典的《戰地》游戲模式-全面出動的載具戰斗和震撼的海陸空單兵行動
游戲人數:24人(X360、PS3)/64人(Xbox One、PS4、PC)
指揮官模式:可選
征服模式是最經典的《戰地》游戲模式,包含全面出動的海陸空載具戰斗。玩家可以參與到戰機的纏斗中,駕駛坦克在地面穿行,登上船只在河面上巡邏,或加入到震撼的單兵戰斗中。巨大的游戲地圖可以使玩家以喜歡的任何方式進行游戲。
游戲目標很簡單:占領旗幟,消滅敵軍士兵,并將敵人的軍力削減為0。贏得比賽的最好方式是占領地圖上大部分的旗幟。玩家需要在特定的區域內才能占領旗幟。玩家所在隊伍占領的旗幟越多,敵方兵力(重生剩余次數)就削減的越快。但是請注意,敵人任何時候都可以把已經占領的旗幟奪回,扭轉戰局。首個將對方兵力削減至0的隊伍獲勝。
統治模式(《戰地4》BETA中可玩)
戰斗類型:快節奏的征服模式
游戲人數:20人(全平臺)
指揮官模式:不支持
統治模式是一個十分緊張的“僅限單兵”模式,與《戰地3:短兵相接》DLC的游戲模式相同。統治模式有著與征服模式中相同的元素(占領旗幟,將敵方兵力削減至0),但節奏更加緊湊和集中。玩家不會離旗幟太遠,也就是說玩家將在這個模式中保持持續移動。
和征服模式不同的是,在統治模式中占領旗幟更快,雙方總兵力也比統治模式低。玩家所在隊伍的地盤擴大后,兵力削減的速度也會隨著減慢。這意味著在統治模式中的每一次擊殺對戰局的影響都要比征服模式大得多。
殲滅模式
戰斗類型:通過載具或單兵運送炸彈
游戲人數:24人(X360、PS3)/32人(Xbox One、PS4、PC)
指揮官模式:可選
這是《戰地4》中新增加的兩種游戲模式中的一種。殲滅模式是游戲中最具爆炸性的模式。在該模式中,一個炸彈會在地圖的隨機位置被刷新。戰場雙方必須爭奪這顆炸彈,并且將其放置在敵方的三個目標上,并摧毀目標。一顆炸彈爆炸后另一顆就會在地圖的隨機位置刷新出來,混亂重新開始。游戲將在一方將另一方的三個目標完全摧毀后結束。就像其他的游戲模式一樣,這個模式有時間限制來防止游戲時間過長。
與征服模式相比,殲滅模式使玩家的注意力集中在炸彈的位置上。同時只能出現一顆炸彈,玩家會在進攻者和防御者之間快速轉換。玩家需要有能力預測敵軍的動向,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防御帝君的進攻,并重新成為進攻者,或截擊敵軍并成為炸彈的擁有者。這種攻防不停轉換的游戲方式是受到了美式足球的啟發-摧毀敵方目標相當于橄欖球比賽中的觸地得分。
拆彈模式
戰斗類型:有競爭性的近戰模式
游戲人數:5對5(全平臺)
指揮官模式:不支持
這是《戰地4》中另一個嶄新的游戲模式。拆彈模式具有極高的競爭性和致命性。每個玩家每局只有一條命,武器的每一次擊發都可能改變戰局。玩家所在隊伍將對方完全殲滅或在對方的軍事目標上安放炸彈并引爆即可獲得勝利。
拆彈模式為喜好競技的《戰地》玩家全新制作,和游戲中的其他模式,如統治或突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每個玩家每局僅可被喚醒一次,并且被完全消滅的玩家只能旁觀這場比賽。
團隊死斗
戰斗類型:有《戰地4》風格的經典的射擊模式
游戲人數:20人(全平臺)
指揮官模式:不支持
團隊死都的設定極其簡單:雙方在戰斗中對壘,擊殺數首先到達預設值的隊伍獲勝。這個模式是為了游戲時間不多并希望馬上加入游戲的玩家設計的。
突擊模式
戰斗類型:在敵人的領地作戰,摧毀M-COM通訊站
游戲人數:24人(X360、PS3)/32人(Xbox One、PS4、PC)
指揮官模式:不支持
突擊模式是另一個《戰地》系列的經典游戲模式,讓玩家在進攻者和防御者之間掙扎。進攻隊伍的目標是摧毀地圖每個區域中敵方的兩座MCOM通訊站。防守方必須在自己的兵力消失前盡力阻止進攻方的行動。如果進攻隊伍成功,兩座新的MCOM通訊站將會在地圖的更深處刷新。突擊模式將在進攻方摧毀全部6個通訊站后,或防守方將敵方兵力耗盡后結束。突擊模式可以將玩家帶入到不同的環境中,考驗玩家在各種環境中的策略和作戰能力。
小隊死斗
戰斗類型:四組小隊在有限的載具支援下爭奪排行榜榜首
游戲人數:16人(全平臺)
指揮官模式:不支持
在小隊死斗中,四只小隊在游戲中爭奪排行榜榜首。首個擊殺數達到預設值的小隊獲勝。小隊死斗擁有者團隊死斗一樣的快節奏,并且將隊伍的數量翻倍,增強了游戲的緊張程度。”
《戰地4》的BETA公測將從10月1日起展開。《戰地3》的高級會員可以在10月1日提前進入公測,其他玩家可以在10月4日進入。《戰地4》將于10月29日發售。
瀏覽量:02016-05-18
瀏覽量:02013-12-17
瀏覽量:02013-12-05
瀏覽量:02013-12-05
瀏覽量:02013-12-01
瀏覽量:0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