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中的故事雖然都是虛構的,但帶給玩家們的觸動卻是真實的,這點放至全球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海外媒體Arcade Sushi不久前評選出了“讓人流淚的十大電視游戲”,其中包括不少即便在國內也享有很高知名度,被視為催淚游戲的名作。
從名字看,這家網站也許偏日系(sushi是壽司的意思),但評選結果以及文字點評依舊讓人覺得“感動”一詞所表述的意義在全球是相通的。
1、《最終幻想7》——愛麗絲之死
無需多說的經典游戲,無需多說的催淚名場面,但凡是催淚游戲評選便一定會有《最終幻想7》出現。Arcade Sushi的編輯在本次評選后表示原本不希望“老生常談”(意思是不想讓FF7入選),但害怕評選推出后收到吐槽郵件。
2、《女神異聞錄3》——主人公之死
原本開始于輕松清水的學園故事,但隨著劇情發展,故事最后走向末世風。主人公拯救了身邊的同伴,拯救了世界,同時也拯救了沒有心和靈魂的Aigis(女主角),但卻是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靜靜地在熟悉的學園天臺閉上了眼睛。
3、《失落的奧德賽》——凱姆的失憶癥
主人公凱姆·亞拉格納在這個世界上活了一千年,但患有失憶癥,不記得自己為何會擁有不死的能力。游戲劇情方面,主角尋找記憶成為游戲主線,但凱姆也想起了越來越多的痛苦經歷。人活一千年的話,會有很多很多痛苦經歷吧…
4、《戰場的女武神》——伊薩拉之死
伊薩拉為主角父親收養的孤兒,因為是傳說中“招致災禍的達魯克斯人”所以自小遭受歧視。劇情中跟隨主角加入義勇軍,在這個人員構成復雜的隊伍中找到了歸屬,但她的死亡卻是不可避免的劇情,被玩家稱為“描述生命沉重”的名場面。
5、《天地創造》——主人公的命運
冒險過程中察覺自己是最終BOSS——暗黑神蓋亞所制造出來的克隆人(那時克隆的概念還不普及,原文所用的是“copy人”),但又背負上擊敗暗黑神蓋亞的命運,最終與自己的創造者一同消失。
6、《行尸走肉》——lee的死與克萊芒蒂娜的決意
大叔lee與小女孩克萊芒蒂娜在游戲版行尸走肉中的演出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游戲采用了將玩家意志通過選項顯示在lee身上的系統,游戲代入感強烈。最終,lee身受重傷并將要變成喪尸,克萊芒蒂娜是否會對lee扣動扳機,同樣也取決于玩家的選擇。
7、《寂靜嶺:記憶之書》——哈瑞與女兒
本作主人公哈瑞,為了尋找走失的女兒而展開旅程。隨著劇情發展,哈瑞逐漸發現自己患有精神分裂,自己的女兒只是自己幻想的產物。然而即便如此哈瑞依舊沒有放棄尋找女兒,至少她還活在自己的腦海中。哈瑞明白,如果自己死了,那么女兒也會消失。
8、《旺達與巨像》——主人公的決意
旺達無疑是愛情中男人的典范——如果愛人先逝于他,他會每天陪在墓前直到老死。游戲中,旺達為了拯救自己的愛人而與巨像戰斗,但每殺死一頭巨像,自己就會受到遠古力量的侵害,最終變成了怪物。被吸入祭壇之前,旺達掙扎著,眼睛一直望著自己愛人所在的方向。
9、《地球冒險3》——流卡一家的命運
故事展開在一個生活在農場的快樂大家庭中,原本平淡的生活被撕裂,主人公流卡的母親被殺,雙胞胎哥哥克拉烏斯為母報仇但慘死途中,父親遭受精神打擊一蹶不振,再之后,克拉烏斯被敵人改造并派遣前來殺死主角… 都說家庭劇中要不斷制造矛盾,但這個家庭的命運也太過悲慘…
10、《去月球》——悲劇與悲劇的串聯
去月球的原名為To the Moon,利用RPG制作工具開發的獨立作品。故事中出現了一種可改變人類記憶的技術,借此在人臨死前,從記憶上(心里上)滿足人的愿望。兩位主人公潛入一位瀕死者——約翰尼·威爾士的記憶中,為了滿足他去月球的夢想,但隨著對他記憶的剖析,一件一件的悲傷回憶展現眼前,形成了約翰尼一生的故事。
海外網編特別推薦:
《ICO》——不要放開愛人的手
這是海外游戲網站編輯特別推薦的一款催淚作品。游戲過程中少有文字,沒有過多對主人公感情的描述,也許是因為主角還是個孩子,但存在于孩子心中的懵懂的感情才最令人難忘。游戲是一款有大量解謎要素的動作游戲,很多關卡中需要拉起女主角的手才能通過。游戲最終是悲劇——盡管有在海灘上重逢的畫面,但多年后制作人表示女主角確實沒有逃出古堡,海灘上的重逢是孩子的一個夢。
瀏覽量:0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