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人肺腑的故事,那是來自于心靈上的滿足,跟隨著跌宕起伏的游戲故事劇情進行冒險,體會男孩和鵜鶘之間的友情,即使是再麻木的心也會未知動容。
澳大利亞著名的兒童小說《Storm Boy(中文譯名:男孩與鵜鶘、風暴男孩、鵜鶘的故事,暴風雨中的男孩)》憑借其樸實感人的細節,和背后對人與自然的思考,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經典童話,而最近它的游戲同名改編游戲也已經開始在全平臺發售(PS4/Xbox One/Switch/PC/iOS/Android)。
這份搭載著溫暖人心故事的游戲今后也會在國內發行,心動網絡將會負責國內發行與本地化工作。在國內發行一款境外游戲需要經過版署審核以及申請一些政府的審批,所以正式玩上它可能需要等上一小段時間了。
游戲介紹
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庫容海岸,這里海風怡人,蘆葦擺蕩,鷗鳴與船笛相互應和,傳遞出一片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致。這里就是澳大利亞著名的兒童作家科林.狄力(Colin Thiele)想要訴說故事的地方。
科林.狄力的小說《Storm Boy》主要講述了一個活潑善良的10歲男孩麥克,他與父親一直住在湖邊,以打漁為生,即便生活平凡簡樸,但麥克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對大自然充滿著向往和敬重,而他自己也因這種生活方式而習得了很多生存本領。
某天,麥克在海岸邊遇到了三只鵜鶘孤兒,在知道他們的母親是死在了偷獵者的槍口下后,麥克耐心地呵護照顧它們直到它們康復,并分別給它們取了三個俏皮的名字:Proud先生, Ponder先生 以及Percival先生,與它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其中的一只鵜鶘Mr. Percival最終選擇留下來陪伴麥克,故事主要講述了麥克和這只鵜鶘在一起風雨同舟,相依相伴的日子。而麥克也一直在小心保護著Percival先生不被偷獵者所傷。
小說在那個年代成為了很多孩子的枕邊讀物,也影響了他們日后的價值觀。由于其經典程度,小說已經被兩次改編成電影。第一次改編的電影拍攝于1976年,由漢瑞·塞夫蘭執導,劇情并未大改,反而為小說增添了更多表現細節和戲劇張力,在當年斬獲包括澳大利亞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獎在內的多家獎項。時隔近40年,它的最近重制的同名電影也將于2019年登上熒幕,作為一本兒童讀物,能獲得兩次被翻拍的機會,可見其影響力。
經典劇情,溫馨感動
《Storm Boy》由Blowfish Studios負責開發,游戲改編完全詮釋了小說所描繪的圖形風格,創造了一個異想天開但又反映澳大利亞風景的世界,這也是原著吸引讀者的成功之處。滾動的沙丘和白色波浪非常生動,并且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氛圍。
畫面異常清新,流程短小和交互性可以使它成為閱讀原著文章很好的輔助資源。雖然Blowfish Studios是一個小團隊,但他們卻花了很大力氣去做許多優質精細的場景,讓玩家沉浸在南澳大利亞絕美安謐的海岸沙灘中,去見證人與動物之間至深的羈絆。
故事涉及主角和鵜鶘之間的友誼,玩家將控制的麥克將會一面走過海灘邊的一個個地方觸發劇情,一方面圍繞一些有趣的交互地點玩一些小游戲,玩家可以作畫、航海、獵鳥、扔東西、滑沙、喂鵜鶘,控制你的鵜鶘迎接各種挑戰,或者只是簡簡單單地撿貝殼消遣時間。游戲主要由這兩種游玩方式構成。
有些已經游玩過的玩家也對在這款游戲中體會到了愜意與溫馨,這款游戲適合任何在枕邊有所空閑的玩家,它沒那么復雜,也不喧囂躁動,反而讓玩家能以一顆純樸的童心來看待這個世界,看待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為玩家帶來一份甜蜜深刻的記憶。
就在這些簡單而樸實的內容中,游戲里隱藏著一種名為“溫暖”的因素。正是這份溫暖才給予了玩家,極大的驚喜與感動而構成這個游戲的核心則是——“友誼”,在玩后,任何一個玩家都會認為,這款游戲給予的意義是不分年齡大小性別還有種族的感情和跨種族的友誼以及無私。
上一個: 神翼無雙來《天空之門》體驗最熱血的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