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至15日,上田文人出席了北歐游戲展,而近日較完整的采訪內容公開
---老實說,我很吃驚我的作品(ICO,旺達與巨像)在西方也能 夠這么流行。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所受的熏陶一直都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在制作《ICO》和《旺達與巨像》時,我所考慮只是日本玩家。但在ICO歐美上市前夕,SCE歐洲部打電話給我們,詢問可否給《EDGE》雜志專門設計一個ICO的主題封面。這種事情我們可萬萬沒想到。西方玩家如此地接受了我們制 作的角色和特色,并如此喜歡它們,這讓我大吃一驚。
(譯者注:根據VG統計,《旺達與巨像》在北美的銷量已過70萬,若加上日本和歐洲地區,《旺達與巨像》的全球銷量已過百萬)
---我的靈感來自書籍和電影。當然,最重要的那一記“當頭棒喝”,主要是來自于我在玩其他游戲時所得到的體驗。我總是這樣想“為什么他們不這么,這么,這么做?”這樣一些新的概念和構想就這么逐漸出來了。
這么說你經常玩游戲?(記者)
是的,市面上各種各樣的游戲我都玩,從中吸收靈感。
目前PS3上你最喜歡的作品是什么?(記者)
Media Molecule的《小小大星球》,它正在既然更多的制作人去創造有個性的游戲。
---都說我的作品主題一貫都是“愛慕和感情,淡淡的憂愁,一切盡在不言中”.....,實際上它們并沒有具體和明確的主旨――我只是希望讓玩家能在一太虛幻境中感受到快樂。
---對于那些玩過它們的人,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給他們以啟迪。你所提到的“愛慕和感情”,雖不是我在制作中所特地要傳達的,但證明了我為玩家拋磚引玉的意圖。通過他們自己的體驗,由他們自己書寫屬于他們自己的故事。
玩家公認的,藝術氣息是上田文人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注)
同游戲性比起來,藝術性對你而言有多重要?
---很難說。比方說《俄羅斯方塊》,游戲性是它唯一的精華所在。但我認為在游戲里,圖像和藝術性可以成為融為一體,和游戲共同組成一個整體。它們彼此都需要對方。
看來翻譯弄錯了我的意思。我問的是“藝術性和游戲性”的問題,但翻譯卻翻成了“圖像和游戲性”。我只好向上田文人澄清誤會,因為我非常想要一個答案,尤其是這世界上有一個藝術性極強,但操作死板,敵人不斷重復的《ICO》。(記者注)
---很難選擇出哪個更重要。它們共存于我的游戲中,都是同樣重要。但如果游戲性是基于收集和屠殺的話,那我認為藝術性更重要。在PS3新作中,我正在努力,試圖讓這兩者真正地聯合起來。
瀏覽量:02018-02-12
瀏覽量:02017-09-20
瀏覽量:02017-07-26
瀏覽量:02017-06-15
瀏覽量:02017-06-14
瀏覽量:02013-10-22